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,由多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引起,具有剧烈瘙痒的现象,以皮肤损伤为主要症状和表现,其症状在急性期、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各不相同。湿疹的病因既有内部因素,又有外部因素,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。
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一般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,它是指由多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,表现为剧烈瘙痒现象。湿疹病程一般分为急性、亚急性、慢性三个阶段,急性期湿疹有渗出倾向,慢性期湿疹有浸润、肥大的趋势。有些患者会直接出现慢性湿疹症状。
湿疹是皮肤损伤的主要症状和表现。急性湿疹的皮肤损伤首先是多且密集的米粒大小的丘疹或小疱疹等,底部潮红,这些疱疹或丘疹会慢慢融合成一片,在抓痒之后就会出现溃烂等现象,这些皮损常常会使病人感到特别的瘙痒。亚急性湿疹发生在急性湿疹症状减轻之后,其主要症状是丘疹、结痂和鳞屑,至今仍有剧烈瘙痒。慢性湿疹一般是由于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反反复复,难以治疗而形成的,此时患处的皮肤会浸润、增厚,有色素沉着,表面很粗糙,瘙痒同样剧烈。
湿疹这一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,医学界对其具体原因尚不十分清楚,但一般认为其病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,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内因有慢性消化疾病、内分泌紊乱、感染、出现代谢紊乱等病理因素,外因有失眠、过度疲劳、情绪波动大、精神压力过大等生理因素;外因主要有生活环境、气候变化、食物等,如强烈的阳光刺激、寒冷、干燥或高温环境,甚至热水烫洗皮肤、人造纤维、肥皂等,均可引起湿疹。因此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,而且是一种迟发性过敏反应。
因为湿疹的病因非常复杂,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后,仍不可掉以轻心,因为湿疹具有反作的特点,难以治疗。在治疗时,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找出病因,对症治疗,另外可配合抗组织胺类药物进行止痒,避免抓痒加重病情,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或外用。